EN

绿色建筑,让城市更美好!6月20日,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观摩之约

为营造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浓厚氛围

6月20日,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

观摩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、

广州岭南新苑活动即将到来

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、建筑科研单位

和建筑设计单位代表将亲临现场

共同学习、研讨绿色建筑在岭南地区的本土化探索

珠江设计,总建筑师陈杰将与您分享

如何用绿色建筑的价值取向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

岭南建筑——探索绿色建筑的本土化 

“岭南建筑”的概念从它诞生之日起,就不单单是一种形式、风格或符号,也不是一种设计手法,而是植根于地域气候环境和文化习俗的设计思想。它鼓励设计创新,通过与环境的和谐共生,使建筑具有地域性表现并融于地域文化之中。

岭南建筑具有诸多绿色建筑的特质。珠江设计立足本土,致力于学习和借鉴传统岭南建筑乡土和低技的手法,着眼于其绿色建筑的生态实质。

 

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

项目地点:广东省广州市

所承担的设计内容:方案设计、初步设计、施工图设计的全程设计工作

项目规模: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

项目特征:岭南建筑、绿色建筑

业主单位名称: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、广州市气象局

项目负责人:陈杰

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硕士学位,现任广州珠江外资建筑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、总建筑师,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、中国建筑学会岭南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、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成员、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规划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
从事城市设计、建筑设计工作和绿色建筑的研究、结合岭南气候特点,借鉴传统岭南建筑以遮阳、隔热、通风和理水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适应性技术,探索绿色建筑的本土化,以低技、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绿色建筑。已完成多个科研和工程项目包括:广州市《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指南》的编写、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设计。

项目概况:

建筑通过对传统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手法的借鉴与提炼,以乡土、低技、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绿色建筑,达到了节能、生态、环保的设计目标。

项目设计因地制宜,学习、借鉴并重新诠释冷巷、天井、敞厅和庭院等传统岭南建筑的空间元素,结合不同类型的开敞空间,形成空间序列,有效组织通风、调节微气候。

建筑以平和的方式植入环境之中,西端与山体相接,使得建筑几乎没有西立面而呈南北向布置,避免西晒的不良影响。利用上山的露天直跑楼梯和通风采光带形成冷巷空间,各功能用房顺势排列,按需要设置天井,向西一面以一系列敞厅相连。

从山地草坡到每一建筑空间近乎一气呵成,而其间却没有明显的界限,建筑空间内外交融,草坡自然延伸至绿化屋面,使建筑成为山地环境的一部分,山地又反过来成为建筑的庭院空间。

通过不同标高的绿化屋面和开敞空间与自然坡地相连,建筑内部的步道延伸到自然环境中,借助带状的绿化屋面和草坡将自然景观延伸到建筑内部,建筑与环境彼此交融。

 

本项目从建筑设计进行节能,而不是通过采用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来节能,创造适合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节能建筑。在强调绿色、生态、低碳、环保的今天,形成适宜的微气候有特别实际的意义。设计团队通过学习先辈的经验和方法,被动优先,以乡土、低技、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绿色建筑,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、实现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。


粤ICP备20017864号-1/备案查询链接 https://beian.miit.gov.cn